《再訪老屋顏》:使用水泥花磚替代鐵窗花的澎湖在地巧思

吐納商業評論
9 min readFeb 14, 2017

--

作者:楊朝景、辛永勝

抱著尋找「澎湖老屋顏」的目標前來,心情跟旅遊時一樣輕鬆,但跟之前單純來這裡跳島玩水、吃喝玩樂又有些差異。對我們而言,觀察各地的建築元素已經變成一種主題旅行,這次也注意到一些澎湖地區的有趣建築特徵。

就地取材的建築元素

「要娶某,先擔三年咾咕石」,是當地流傳已久的諺語,講述當地男子娶親前,先要在海邊挑三年咾咕石當建材才足夠蓋新房。

這句諺語不僅說明了咾咕石是當地常見的傳統民居建材,也讓我們想像四周環海的澎湖,居民在海邊就地取材的情景。所謂的咾咕石其實就是珊瑚礁岩。

海中的珊瑚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碳酸鈣(石灰石),這些鈣質骨骼經過數百年甚至數萬年的堆積,所形成的群體便是珊瑚礁。之後經過地殼變動,這些珊瑚礁露出海面就變成蓋房子用的咾咕石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128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900"]

咾咕石是澎湖當地常見的傳統民居建材,本質是碳酸鈣,十分堅硬。上頭細小的孔洞使其具有絕佳的隔熱與隔音效果,適合用來築牆或建屋。[/caption]

自海邊取得的咾咕石,由於鹽分過高,不能直接當作建材,須經過兩、三年的曝曬將石中鹽分去除才可運用。

外表如同珊瑚一般的咾咕石,本質是碳酸鈣十分堅硬,上頭細小的孔洞使其具有絕佳的隔熱與隔音效果,適合用來築牆或建屋,因其凹凸不齊、大小不一,在堆疊上也需要一番工夫,當地工匠有「先大後小、下重上輕」等口訣,依照經驗堆疊出堅固又不會傾倒的建物外牆。

除了咾咕石的運用,澎湖在日治中後期的建築上開始漸漸使用水泥,民居也出現洗石子的牆面、引入水泥鑄模工法來製作如囍字、萬字等磨石子造型窗格。

[caption id=”attachment_12896" align=”aligncenter” width=”900"]

澎湖傳統老屋常見以泥塑或磚砌成文字的花窗,尤其以「囍」、「萬」、「壽」字最為常見,窗外框常以剪黏、貝殼等排列成花與花瓶、蝴蝶、蟲鳥等裝飾,成為地區的建築特色。[/caption]

使用水泥製作的建材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泥花格磚,與台灣的花格磚不同,澎湖的花格磚也是用水泥混砂製成,但在台灣使用的是河沙,到了澎湖所用的砂粒則是「就地取材」從海邊沙灘取得。

這些海砂通常是珊瑚礁與貝殼的碎粒,因此澎湖地區的花格磚表面看起來顆粒較粗,細看甚至可看到砂粒上貝殼的紋路,與台灣的花格磚材質不太相同。由於澎湖地區可能因海風容易使鐵生鏽,因此鐵窗花的應用並不廣泛,而空心的水泥花格磚不僅具有通風透氣效果,多樣的圖案也具有了如鐵窗花一般的裝飾功能,豐富的各種花格磚使用方式與圖案收集,也成為我們在此觀察老屋時的重點之一。

[caption id=”attachment_128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768"]

為了避免強勁的海風產生鏽蝕,澎湖鮮少使用鐵窗,倒是增加了水泥花格磚的使用率,也發展出許多台灣沒見過的圖騰款式。[/caption]

花宅聚落

[caption id=”attachment_12899" align=”aligncenter” width=”900"]

花宅曾家古厝[/caption]

從馬公搭船大約四、五十分鐘就可抵達望安島,島上的中社村舊名「花宅」,是一個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澎湖傳統漁村建築聚落,村內完整的漢人聚落建築,與農漁共存的產業型態,使其被當時的文建會登錄為第一個重要歷史聚落(2010 年)。

雖然因人口外移,聚落裡久已無人維護而傾塌的傳統老屋不少,不過政府已漸漸開始著手相關維護整修工作,現此成為跳島遊客們來到望安必遊的「景點」,原本安靜的村內巷弄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小販,呼應觀光客的需求。

「花宅」之名,來自村莊附近的幾座山丘構成有如花朵一般的地理形勢,聚落內多為紅瓦屋頂的閩式老厝。澎湖傳統建築就地取材的現象在此充分表現於外牆上,工法上以玄武岩切割出的石磚疊砌外牆,或將大小不一的咾咕石,以珊瑚礁彼此之間的不規則造型互相咬合堆砌,並在孔隙中填入較小的石塊,再以燃燒蚵殼所養的灰泥、或水泥填縫固定並修飾牆面。

走在聚落中會看到,許多老厝屋頂雖已塌陷,但房屋的外牆仍舊挺立,在資源不足的離島,又只是用珊瑚礁石堆砌而成的牆壁,居然能如此堅固,令我們對古人的智慧與技術感到訝異又佩服。

由於望安位於離島交通不便,若不是較重要的私人建物如宅邸、灰窯等,一般不會特別從馬公請師傅跨海來施工,當時的離島居民大部分都自小學會一些生活上會用到的堆砌方法,例如居民在山丘上種有一些農作,並為它們用咾咕石疊起大約一公尺左右高度的石牆,以阻擋澎湖冬季的強風,當地稱作為「菜宅」。

花宅裡沒有花,但菜宅裡真的有菜!一格格的菜宅裡頭,農作物的葉子在黑色咾咕石的顏色對比下,顯得更加翠綠。我們問阿婆裡頭種些什麼?這位被澎湖傳統蒙面包得緊緊只露出眼睛的阿婆,放下手邊的工作,用濃厚到幾乎快聽不懂的海口腔笑著跟我們說,她種的是一些花生跟地瓜,一格一格的除了擋海風,更是各家田地的分隔標記。

位於聚落內張家公井廣場旁,來到花宅聚落時一定會注意到一間「曾家古厝」。擁有一落四櫸頭三合院形式的曾家古厝,最早完工於大正十一年(1922 年),是由經營帆船搬運業的曾家第一代興建。老厝上各種造型開窗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又以左右廂房上用紅磚所砌的「曾字窗」最為吸睛,正面看去彷彿一顆陽刻的印章,巧妙運用「曾」字本身左右對稱的文字結構,以紅磚長邊呈現其字凸面,筆畫之間是以磚短邊連接的凹面,運用素材長短邊調整出微妙均衡,是整間古厝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性裝飾。

古厝中央門樓的書卷窗,同樣也是以紅磚砌成彷彿古書軸攤開的流暢線條,書卷間安插竹子狀的窗櫺,是以竹筒製模再以水泥灌漿製成,竹節交界處就如同真正的竹子有著細微的斑點,看起來十分逼真。門樓上的牆頭坪也是老厝上裝飾的重點,以綠釉花窗與紅磚圍成矮欄,並在中央點綴兩隻祥蝠造型泥塑,圍繞「曾」字剪黏,象徵福氣臨門之意。

曾家古厝曾經是花宅聚落中最美的房屋,不過後來曾家開枝散葉,漸漸搬出古厝移居各地發展,留居此地的親戚過世後,老屋便閒置著。某次返鄉祭拜的曾文明先生,見老厝因無人居住而逐漸毀損,便聯繫家族成員們開始討論整修事宜。討論過程中,家族成員深怕透過公部門預算的行政過程太過緩慢,祖厝將因時間延遲受損更重,遂決定由家族尋找工匠自行維修。

整個修復過程從倡議、決定整修、出資、發包工程、聘請匠師、監工等,全由家族子弟一手包辦。老厝整修後,曾家人本著不能忘本的精神,甚至還訂定了公約彼此約束,明載曾家子孫共同保護與擁有使用此屋的義務與權利,成為當地保存傳統建築的典範,與文化界盛傳的佳話,整修後的老厝作為當今花宅聚落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物,絕對名符其實。

[caption id=”attachment_12900" align=”aligncenter” width=”683"]

老厝上各種造型開窗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又以用紅磚所砌的「曾字窗」最為吸睛,正面看去彷彿一顆陽刻的印章。[/caption]

Old House Data
花宅曾家古厝

https://www.google.com/maps/embed?pb=!1m18!1m12!1m3!1d3662.4973411949413!2d119.49395215090496!3d23.370218784703443!2m3!1f0!2f0!3f0!3m2!1i1024!2i768!4f13.1!3m3!1m2!1s0x0%3A0xd43e67b095d03704!2z6Iqx5a625Y-k5Y6dKOS4reekvuWPpOWOnSk!5e0!3m2!1szh-TW!2stw!4v1486454049618

建成年代:大正十一年(1922年)
原來用途:民居
值得欣賞的重點:曾字窗、書卷窗、牆頭坪

《再訪老屋顏》

聽離島老屋說故事,深度挖掘截然不同的建築特色

老屋顏團隊再花一年時間跑遍全台灣,探索老屋的腳步也逐漸擴大至離島地區,走訪曾是軍事禁地的金門與馬祖,以及旅遊勝地澎湖,小鎮裡留下的僑匯洋樓、閩南建築、芹壁聚落的石頭屋、就地取材的咾咕石屋盡是故事。

透過兩人獨到的觀察,引領我們回味被時光遺忘的聚落,以另一種角度去認識不同於台灣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情與人文歷史。

出版:馬可孛羅文化
作者:楊朝景、辛永勝
詳細資訊

--

--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