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竹山
摘錄自《This Way 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蔚藍文化出版)
電影本事
《跳舞時代》這部紀錄片最早是由公共電視台「紀錄觀點」的節目製作人所發想,公共電視公司出資,並委由郭珍弟及簡偉斯兩位導演共同製作拍攝。二〇〇三年上集在公視首播立即獲得觀眾的熱烈迴響,之後由於 SARS 疫情爆發,原時段臨時改播防範疫情的宣導節目,下集隔了很久才得以播出。
因為觀眾反應良好,團隊決定再花半年的時間進行整體增修,完成電影版,片名則改為《Vival Tonal 跳舞時代》。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紀錄片版的敘述者是第三人稱,電影版則是第一人稱,旁白配音由導演本人擔綱,剪輯更為精簡,全片縮短至一百〇八分鐘。
影片開頭就是以留聲機播放的流行音樂,搭配鄧南光所拍攝的黑白短片《某一天》的影像。這首一九三三年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公司發行的台語歌〈跳舞時代〉,除了可以聽到歌手純純尖細的嗓音,不時還傳來留聲機所特有的沙沙聲(即發燒友口中的炒豆聲):
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及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社交要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道樂道我上蓋愛
簡偉斯初次聽到這首台語歌就感到相當驚訝,歌詞裡頭所謂的「文明女」、「自由志」、「逍遙自在」、「社交公開」等描述,幾乎是我們現代生活的寫照,怎麼會出現在上上代的長輩時代呢?完全顛覆她對日治時期的想像。印象中日本殖民台灣不是高壓、戰爭就是悲慘、貧窮等寫照,怎麼可能有歌詞所說的文明情景、快樂時光?這樣的質疑與好奇開啟了她的歷史探索之旅。
有學者描述這部紀錄片說:
影片以名為《跳舞時代》的一張舊唱片開場,轉向往昔的著名歌女愛愛及唱片公司同事的聚會,引出對歌女純純等紅極一時的歌女名伶的懷念,並以此為線索,最終完成了一幅日據時期台灣社會女性日常生活交往以及文化藝術創造的「歷史敘述」。
透過影片,我們看到一九三〇年代台灣現代化城市的摩登女性面貌。她們的日常生活圍繞著洋裝、短髮、高跟鞋、絲襪、狐步舞、咖啡及鞦韆架等物質設施,以及像是郊遊、踏青、划船、野餐、跳舞、談戀愛、抽煙等的各種社交活動。
[caption id=”attachment_1092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7"]
日治時期報刊中的留聲機廣告。[/caption]
電影裡沒說的歷史
簡偉斯導演的疑問可能也是受刻板印象所影響的大多數人的疑問,然而實情真的是如此嗎?
事實上,隨著近來學界對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的逐漸深入,更多有關一九三〇年代城市生活現代性的特色逐漸被挖掘出來,結果竟然完全不同於我們想像。或許我們可以「感官」與「觀光」這兩個角度切入,重新認識這段歷史。
感官、移動與城市生活
[caption id=”attachment_10928" align=”alignleft” width=”210"]
《彼岸過迄》的書影。[/caption]
著名的德裔美國史家彼得.蓋伊(Peter Gay)在《感官的教育》[footnote]十九世紀資產階級研究五卷本的其中一冊。[/footnote]一書中提到,對於十九世紀的人們而言,那是個「快速列車的時代」。隨著火車、鋼軌路基和信號系統的持續改進,火車的速度越來越快,鐵路也成為流行的隱喻。新的感官刺激紛至沓來,人類感受到十九世紀的急遽變遷,並且由此引發許多困惑與焦慮。
同時期的鉅變所造成的感官體驗與人心變動,我們在二十世紀初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彼岸過迄》中亦可見到。時代轉變、東京、市營電車、站台、紅色鐵柱、年輕人、城市等,成為他小說中常出現的用語與詞彙。
一九三〇年代的台灣似乎也有這樣的現象。城市的劇變帶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便與不便,這一點成為作家城市書寫、個人日記或旅遊雜記的重要內容。透過當時地方菁英的私生活書寫,搭配報刊新聞與廣告,我們更能清楚地感受到這個時代的推移、感官生活與城市文化。
其中,物的體驗,成為我們觀看這場感官文化之旅的重要切入點。
觀光時代
[caption id=”attachment_10929" align=”alignleft” width=”222"]
《觀光時代》的書影。[/caption]
日本的著名旅行史作家富田昭次在《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明白指出,日本的近代可稱做觀光的時代,交通工具的發明或改善所帶來的快速移動不僅改變了城市地景,也改變了人們的感官體驗。
觀光時代最大的變動就是旅行方式的改變。呂紹理的《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點出這個時期旅行「制度化」的特色,而這正是旅行活動最重要的發展與特質。
從外在因素來看,生活作息改變、星期制時間系統的出現為旅遊活動提供了時間誘因。路網的綿密和工具的速度提昇旅行活動的效率,殖民政府也希望能藉由旅行讓人觀看到統治政權的進步,這股政治力則成為制度化的重要推力。內在因素方面,旅遊機構的設置、及旅館系統的出現以及旅遊手冊的出版,為旅行提供更方便的資源。這些都是旅行制度化的重要因素。
當然,要瞭解作為現代性表徵之一的「觀光時代」,絕不能只觀察旅行生活,還要多加理解當時東亞的城市文化、消費社會、日常生活、飲食慣習等各方面狀況。
移動
近來「移動」課題成了日本帝國史的研究重點。像阿部純一郎的《〈移動〉と〈比較〉の日本帝國史》,就從觀光、博覽會及田野調查等統治技術,探討日本帝國擴張過程中,因各種觀光活動、人群移動所產生的族群交會所形成的持續「比較」,同時也涉及到人類學調查、博覽會、原住民展示與國際觀光等課題。
交通的變革是促成日治台灣民眾得以大量移動的關鍵,尤其是鐵道交通的改善。鐵道網的範圍擴大,載運著民眾由次要城市前往大都市,改變了近代東亞的空間距離感。像是急行夜車是當時民眾南北移動時常利用的搭車方案,省去住宿費或許是最重要考量,但除了擁擠的感覺外,有時就算有位子,冰冷的座椅仍是讓人相當不舒服。
吳新榮在一九四〇年二月十三日的日記提到有次搭夜車由台北返回台南時,剛好有艘日本內地的船班到達,使南下的火車顯得特別擁擠。他搭乘的是十一點多的南下快車。數天來的疲勞一下子全都湧現,只能在三等列車冷冰冰地睡一晚,直到經過嘉義站時才悠悠醒來。
自行車
除了鐵道讓交通更加便利,腳踏車也是影響民眾生活的新式交通工具。吳新榮就常稱讚自行車的便利性比汽車(編按:蒸汽火車)還好,他在一九四二年九月的日記中記載:
昨夕,和李自尺、黃騰,三人騎腳踏車到台南去,不按照時間開車,而且經常故障的汽車方便又輕快。[footnote]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第六冊,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942年9月6日。[/footnote]
我們也可以從報紙廣告看出自行車在日治時期受歡迎的情形。《台灣日日新報》中有相當多的自行車史料,一般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遠乘會、競賽、取締、數量、日米商店舉辦的內地旅行、竊案、課稅、更換鑑札、行車意外、日米商店所募集的海報圖案、ラーヂ商標問題、贈品抽籤等。其中有一大部分的新聞跟自行車遭竊有關。
[caption id=”attachment_10930" align=”aligncenter” width=”900"]
《台灣新民報》中的自行車富士霸王號的廣告。[/caption]
當時新聞常以「自行車泥棒(編按:竊賊)」的字眼下標題,一九二〇年代之後,此類社會事件有增無減。仔細分析這些社會新聞,雖然偶而會見到一兩條單一竊案新聞,但大多數仍是在描述竊盜的數量及龐大的失竊金額。竊賊最常在總督府、圖書館、法院、醫院、銀行等地的自行車停車場下手,官衙及會社門前是歹徒竊盜的好目標,他們常數人合作,彼此照應,進行偷竊。
自一九二〇年代起,自行車已經從奢侈消費變成大眾消費。一則一九二〇年八月七日的新聞顯示當時全島約有七萬台自行車,總金額估計突破三百萬日圓。以人口比例來看,這數量已經位居全日本帝國的首位。
以數量去平均,每台約價值五十至八十日圓。若是比較好的車種如富士號,日本會社資料《日米富士自轉車八十年史稿》記載富士號當時一台要價一百三十五日圓。這金額若和一九三〇年初小學女教師的月薪四十圓左右相較,算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消費文化
觀察日治台灣的城市文化發展,消費文化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
剛出版的日文新書《歷史のなかの消費者:日本における消費と暮らし,1850–2000》(《日本的消費與日常生活,1850–2000》)主題在研究近代日本社會的消費特色。本書導論非常精采,展示許多文化史及全球史研究的新視角。內文中每篇主題都非常具有問題意識,涉及到的課題有:家事勞動、家庭用品與女性、消費生活、砂糖消費、纖維產業、和漢藥業、鐵道旅客、郵務與消費、通信販售及消費主義等,範圍相當廣泛。為我們解讀消費文化,物質文化的歷史提供重要的依據。
伊藤るり、坂元ひろ子等學者合編的《モダンガールと殖民地的近代》(《摩登女性與殖民地的近代》),雖然是五年前出版,許多文章時至今日仍深具啟發性。內容不僅涉及性別,還牽涉到物質文化、消費社會、感官、視覺文化、廣告、政治、殖民地及帝國等論題。
書中洪郁如對殖民地台灣的摩登女性與流行服飾的研究,就指出在一九二〇年代後期,接受新式教育的新女性因身處上流階層,受西式教育影響而開始穿著洋服,形成「モダンガール(摩登女性)」的風潮。這本書我最喜歡的篇章是足立真理子對資生堂與香料石鹼(即肥皂)的研究,既關注企業史的發展,同時也將商品與現代性氣味、嗅覺感官等結合在一起探討。
用物書寫感官的歷史
如何書寫一部物的日治台灣史,尤其是以移動、感官與城市文化為焦點的研究,我在《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有初步探討,近來西方的情感史/感覺史的研究則提供了更多可參考的範例。
除了前文提及的《感官的教育》,研究者也可從情感延伸至感官(如嗅覺、味覺與聽覺)的文化史,這部分可參照法國史家阿蘭.柯本(Alain Corbin)的氣味文化史名著《惡臭與芳香:氣味與法國的社會想像》(The Foul and the Fragrant: Odor and the French SocialImagination)。
至於馬克.史密斯(Mark M. Smith)的《感知過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的歷史》(Sensing the Past: Seeing, Haearing, Smelling, Tasting, and Touching in History)更提「感覺史」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他認為隨著感覺史的研究變得越來越清晰,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將會被選入新的教科書中。[footnote]馬克.史密斯,〈理解社會史:新話題和新史學家〉,收入劉北成、陳新編,《史學理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footnote]
正是這種強調跨學門、跨區域、全球史及物質文化的視角,可以提供我們良好的方法論基礎去思考物的台灣文化史該如何書寫。
像史家一樣閱讀
焦點 ⑴
提到城市文化,我們一定不能忽略竹村民郎的名著《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本書一開始就以「大正人的一天」具體而微地揭露時代的變化。作者帶著我們坐上時空機,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本,讓我們看到當時的大正日本是何模樣。
首先他把一對住在東京的中產階級當作日本的縮影,觀察他們在大正九年(1920)五月一日的家庭生活。作者從主人翁 B 先生一早的上班講起,提到報紙劃時代的發展、戰爭的餘煙、經濟蕭條的暴風雨、市營電車車站、交通擁擠、高橋財政的崩壞、十二點的午砲、消費殿堂三越百貨、大正時代的洗衣、婦女的家務勞動、電影與歌劇之都、一九二〇年賣座的戲,一直到掛鐘敲響了十一點的鐘聲,這對夫婦入睡為止。「普通人怎麼過一天」這種觀看視角,可以是我們探討昭和時代台灣現代性的很好的借鏡。
從淺草回到家的 B 夫婦正在聽鷲印日本留聲機商會發行的唱片,這可是花了一點五日圓一張的大價錢買回來的。B 夫婦的起居室裡還沒有收音機,他們收集的唱片豐富多彩,歌劇自不必說,還有女義大夫的呂升、新內的富士松加賀大夫⋯⋯[footnote]竹村民郎,《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上海三聯書店,2015,頁21。[/footnote]
焦點 ⑵
在一九三〇年代的台灣,常有文人會在日記中紀錄民眾透過鐵路北上前往台北這座大都會。例如豐原的地方士紳張麗俊在一九三〇年九月十六日的《水竹居主人日記》就提到,他在午後一點多坐急行列車北上,經三十五個車站才到基隆,抵達目的地時天色已經昏暗。這種鐵道獨有的速度感,張麗俊是這樣描述的:
急行車之速也,自豐原至基隆三十五驛,只苗栗、竹南、新竹、桃園、台北、八堵六驛車暫停人上下而已,餘俱馳過。[footnote]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1930年9月16日。[/footnote]
台南佳里小鎮醫生吳新榮也在他的日記提到,他常從台南坐夜車到台北,一趟下來,通常天亮就會到達。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記有他為了到基隆海關接從南京回來的父親及弟弟特地坐夜行快車北上。過程不怎麼舒服,而且在擁擠的情況下到了台北。
昨晚為了搭乘夜快車北上,先到了台南。⋯⋯晚上十一點四十分的快車,擠得無立錐之地。今晨到了台北站下車,沒睡好又加上疲憊,倍感旅途之苦。[footnote]《吳新榮日記全集》,第四冊,1940年12月31日。[/footnote]
焦點 ⑶
簡偉斯導演有篇文章提到她的拍片緣起、經過與心得。她說希望可以透過紀錄片中的音樂、文物、歌曲、口述記憶及小故事,填補歷史的空隙。
《跳舞時代》從企劃、籌募資金、田野研究,到拍攝製作、剪接後製,前後歷經三年多,我們期望藉著坤城幾年來豐富的音樂文物收藏(尤其是不插電時代的留聲機和七十八轉的黑膠唱片),追索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流行音樂的起源和發展,及至終戰前夕隨著時代動盪從高峰走向沉潛的歷程。
影片中透過唱片公司、歌手、詞曲創作者、樂迷等各種角度,呈現台灣新舊交替的現代化過程中,台灣庶民社會生活活潑多元的面貌、文化藝術工作者充滿實驗創新精神的時代氛圍、以及二戰期間音樂如何受到殖民國家機器的影響。[footnote]簡偉斯,〈《跳舞時代》的台語嘉年華〉,《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頁25。[/footnote]
也有學者從這部紀錄片去探討日治台灣流行歌曲文化裡「現代化」的殖民性:
這部紀錄片完全顛覆了多年以來日據時期在主流歷史敘述中負面記憶,重新建構出了一個摩登、開放、祥和、文明的殖民歷史,這恐怕是導演郭珍弟在拍攝影片時所未曾預見的。⋯⋯她認為自己並沒有表彰整個時代的訴求,因為整部影片中蒐集的音樂和影像確實屬於比較中產的。[footnote]李晨,〈從紀錄片《跳舞時代》看台灣日據時期流行歌曲文化『現代化』的殖民性〉,《華文文學》,2011年第2期,頁89。[/footnote]
用歷想想
- 請就影片及補充資料討論一九三〇年代台灣的城市文化有哪些現代性特徵?
- 一般認為這部影片顛覆了我們對日治時期的刻板印象,為什麼?
- 有學者對本片導演提出質疑,認為她所呈現的並非時代全貌,你覺得這些學者的論點是什麼?
《This Way 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
看電影‧學歷史
教學者的影視史學手冊 ╳ 影迷們的歷史知識讀本
看熱鬧也要看門道,電影原來可以這樣看!
電影是一扇窗,打開它,就看見更多故事,更多歷史。《神鬼獵人》讓人想到北美印第安人與白人的毛皮貿易。《香料共和國》記錄了希臘與土耳其的食物與鄉愁。《吸特樂回來了!》把戰後德國的二戰記憶拉回來。《跳舞時代》呈現日治台灣文青的感官世界。《霸王別姬》用咚咚鏘鏘的戲曲看穿近代中國。《日落真相》點出日本天皇從神到人的退位危機。
歷史不單只是讓讀者看到「過去」,歷史不是只有歷史敘事與歷史事實而已,我們還希望以電影為窗口,引導讀者進行一些有關爭議歷史問題的思辨,培養分析與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還希望能讓讀者學習到,看事情不用現代的觀點,而是回到當時的脈絡,站在當時經驗與看法的「神入」(同理心)方式來看歷史。
為此,《This Way看電影》這本書,提出二十五部電影、六大主題、四大能力,讓我們來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
「電影本事」教你敘事
「電影裡沒說的歷史」教你認識過去
「像史家一樣閱讀」教你理解
「用歷想想」教你思辨
所以,這本書不是影評,是一本歷史的深度導覽。希望你以它當作是歷史之旅的起點,在裡頭找到這二十五部電影的歷史新視角。
出版:蔚藍文化
作者:蔣竹山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