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Night #13:醫療物聯網/家中的智慧小幫手

第十三場IDEAS Night活動,於2017年7月4日假TAF空總創新基地「創客村」舉行,這次我們邀請到推出「醫院安心+」體溫監控服務,維諾公司的創辦人林庠序先生;以及Tricella智慧藥盒的創辦人翁郁明(Daniel Weng)先生,一同分享他們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醫療照護上的源起,

5 min readJul 8, 2017

--

IDEAS Night是一個屬於創業家的社群之夜,我們邀請各領域的專家、新創新秀、點子達人Ideasholic,一同藉由每周二晚上的時間,分享你我他的故事。也許創業沒辦法複製,但經驗卻可傳承;這是一個交流的夜晚,不要讓你的創業關起門來,深入業界及消費者需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創意!

第十三場IDEAS Night活動,於2017年7月4日假TAF空總創新基地「創客村」舉行,這次我們邀請到推出「醫院安心+」體溫監控服務,維諾公司的創辦人林庠序先生;以及Tricella智慧藥盒的創辦人翁郁明(Daniel Weng)先生,一同分享他們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醫療照護上的源起,和未來擴展的應用方向,同時也提供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經驗,給予新創者在團隊經營、溝通運作上的建議與執行方向。

維諾公司創辦人林庠序:謀定而後動

一開始,林庠序提到維諾公司開發「醫院安心+」體溫監控服務的初衷,起因於「健康意識」與「公民意識崛起」這兩大浪潮衝擊的緣故。關於醫療,在過去而言,我們大多遵照著醫師或護理師的指示,能掌握的資訊其實是隱晦與被動的;然而,健康意識的崛起,與醫療觀念的提升,近年來逐漸化被動為主動。而這也讓新創的能量,朝醫療領域這方面的應用聚集,「醫院安心+」的服務就是其一。

以流感為例,林庠序提到幾個例子,如先前仁愛醫院發生在老人復健科的群聚感染,與2016年流感重症人數中,有青年與青壯年的感染發生是在搭乘大眾運輸過程之中,這除了顯示出現有門口掃描(單點式)或手持裝置量測體溫的侷限,更顯示出體溫監控的主動需求性。

這也是間接成就「醫院安心+」服務的原因,而服務的產品輪廓,是以體溫監控的機制為主軸,針對同個空間內聚集(或流通)的人群,若有一個人發燒,產品機制便可主動偵測到發燒者的位置與提供個人影像。目前「醫院安心+」服務,獲得彰化基督教醫院、經濟部中小企業總處、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合作,國內亦有許多機構已在洽商中。

不過乍聽下,似乎與現行熱影像體溫的監控無異,但林庠序進一步提到,「醫院安心+」的優勢是利用物聯網的設備整合概念,以熱影像技術做整個空間的監控,同時進行生物標籤識別;系統若感測到發燒度數達有隔離必要的醫療警示對象,則進行感控通報,意即系統會將該對象過去5~10分鐘體溫變化趨勢、人像照片與位置資訊,傳送到醫護人員的手機端,以達到主動監控的目的,亦可即時採取一些必要措施或緊急處理。

最後,林庠序提到維諾公司雖在今年三月甫正式創立,在團隊經營與運作算是個新手,但談到創業的過程,仍以過來人的切身經歷分享了幾個要點提供參考。創業前,請先做好全面的評估與考慮,決定之後,就不要輕易動搖;還有針對產品服務與商業模式的持續調整與趨勢觀察,也都是新創者所必須留意要素。

新創者必需善用每一分資源,並珍惜創業中所花費的每一分錢;團隊默契培養不易,彼此給予尊重與發展,才可發揮合作最大的效益。

Tricella智慧藥盒創辦人翁郁明:創業不僅是商業利益,也是改變契機

Tricella的創辦人翁郁明提到,這其實是他的第二次創業,他的第一次創業,是從事穿戴裝置相關的智慧手環,雖然產品相當成功也取得募資;但他觀察到,穿戴裝置若在使用者沒有佩帶的狀況下,產品貢獻度是0,對使用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激盪出他想要製作一款非穿戴式的裝置,同時和人的健康議題是密切相關的。

翁郁明在進一步回溯自身生活環境與就業的經驗歷程中,他發現到在美國的醫療保健中每年有超過70%的患者不按時用藥,進而導致國家高額的醫療支出;在這樣的契機下,解決按時吃藥的問題成為創業可切入的範疇,而Tricella的智慧藥盒,就這樣應運而生。

Tricella智慧藥盒,是實體藥盒與手機App結合的一個產品。藥盒內有一藍芽連結裝置,若忘記服藥,則手機APP會發給使用者提醒通知;這個通知,也會發給使用者的親戚或朋友,除了可以讓晚輩與長輩擁有更健康互動關係外,同時亦結合使用者的社群網絡來達到醫療照護的目的。

翁郁明也提到智慧藥盒在美國銷售受到歡迎的原因,銷售之初將智慧藥盒設定為孝親禮物,這樣的方式,比起一般穿戴裝置或物聯網產品高達20%的退貨率,僅只有4%左右的智慧藥盒,在推出後不僅成功擄獲市場的需求,更獲得美國主流媒體的多次報導,進而吸引TARGET與Amazon直接上架的要求。

「事先想好商業模式,不要只侷限在眼前的商業利潤。」這是翁郁明在創業分享中,一直強調的點,對產品未來的規劃與尋找可解決痛點,更是新創者必須持續進行的。以Tricella而言,智慧藥盒現今不僅只是孝親禮物,在今年持續推出給年輕人使用更輕巧的小智慧藥盒,以及置放在瓦斯爐或電磁爐旁的爐台偵測器,都是衍伸的商品與應用。

翁郁明最後提到,智慧藥盒的商品是做為使用者行為分析的切入點,主要是以提高健康保健食品的銷售,從根本達到改善健康與醫療照顧;這是他成立Tricella的主要原因,而公司取名為Tricella(三細胞), 更是希望旗下產品以結合家庭、健康科技與教育的領域下,成為讓社會擁有正向與持續改變的一種願景。

活動錄影實況

「醫院安心+」維諾公司林庠序
Tricella智慧藥盒創辦人翁郁明

更多精彩影片請上www.ideaslink.com.tw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