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Night #14:創業在上海/一個團隊,在2500萬人的城市
IDEAS Night是一個屬於創業家的社群之夜,我們邀請各領域的專家、新創新秀、點子達人Ideasholic,一同藉由每周二晚上的時間,分享你我他的故事。也許創業沒辦法複製,但經驗卻可傳承;這是一個交流的夜晚,不要讓你的創業關起門來,深入業界及消費者需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創意!
第十四場IDEAS Night活動,於2017年7月11日假TAF空總創新基地《創客村》舉行,這次我們邀請了曾擔任中國平安健康互聯網旗下產品「平安好醫生」的設計經理陳美智小姐;以及為中國4500萬男同志一手打造出中國1st的質感生活社群服務平台「WeMan」的CEO暨創始人郭顒睿先生,分享他們在上海這個城市與當地團隊合作的經驗,以及給予有意前往上海的新創團隊或創業者在服務運營或相關執行上的交流討論與建議。
「平安好醫生」設計經理陳美智: 抓準產品核心兢爭力,不斷調整作戰模式
曾在媒體頻道、網路服務擁有多年經驗,主要以視覺創作與影像設計見長的陳美智,提到她前往上海的契機,是為總部在上海的中國平安健康互聯網,打造以線上健康諮詢和健康管理為主的「平安好醫生」手機平台服務。
而對於為何選擇醫療相關,而不以擁有設計資源豐富的騰訊或阿里,陳美智貼切的以「醫療就像衛生紙,是0歲到100歲都會用到。」一句話來形容,醫療服務對使用者體驗的設計是更為貼近與全面,所以接受這樣的挑戰前往上海。
「平安好醫生」為全球50大企業裡中國平安保險金融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之一,陳美智提到平安保險集團與平安好醫生兩者之所以密切,是平安保險希望為其保險客戶提供良好的醫療或健康的諮詢照顧,藉以降低理賠的風險。
這一點,和台灣現有的環境稍有不同,中國對於移動醫療的法規限制較少與個人部分生理資訊應用彈性的情況下,所以在線上問診與線上藥品銷售的領域應用較廣泛;同時「平安好醫生」也因醫療與保險產業複合的創新思維,讓他在2016年獲得5億美元的A輪投資。
接著,陳美智提到在與上海當地團隊合作上的觀察,每位共事者對產品改善與優化有強烈的動機是源於公司所配給的股票行使權,企業也以股票上市為首要目的,兩者結合下則成為產品改善或提昇最有利的方式。這與台灣一般企業以產品、設計或業務為單一導向的企業文化有所不同,產品在不同週期發展需求之下,主導方亦會隨之不同,所以必須快速適應與調整自己的身份也是另一個與台灣企業文化較不同的地方。
陳美智進一步提到,身為「平安好醫生」的使用者體驗設計經理,不僅是從事產品優化或強化體驗而已,在瞬息萬變的線上醫療領域中,在設計之外亦必須每日關注日活躍用戶、註冊用戶數與用戶點擊關鍵熱搜;以數據分析與統計掌握住產品核心的競爭力,並隨時調整產品的作戰模式,所以在產品開發20%~70%階段中,隨時是處在提出設計>測試>上線驗證>重新提案的循環程序中,藉此符合使用者需求與維持市場熱度。
最後,陳美智給予新創業者在與上海團隊進行合作洽談時可評估的方向,企業常以股票行使權做為合作洽談優勢,但仍必須評估自身職涯規劃與其股票正式上市在時間上是否會有衝突;另外,上海就業氛圍較傾向機會主義,在企業或集團主導之下,額外發展個人或專業化的服務顯得較困難,若以企業合作當做前往上海創業的跳板,則更必須審慎評估投入的業別是否在上海持續發展的空間。
「WeMan」CEO暨創辦人郭顒睿: 接地氣、快速學習、大膽合作
一開始,郭顒睿談到一般團隊或有意前往上海的創業者,較常見的疑慮不外乎是上海環境是否還值得前往,或者有什麼該注意的事項等等;針對這些疑慮,郭顒睿建議在前往上海之前,除了先評估所投入產業在當地的發展現況外,接地氣的去了解當地競爭者、未來服務的用戶(消費者),其實是首要的關鍵。
郭顒睿進一步提到接地氣最好的方式,就是前往上海做一個月(或以上)的短期停留,停留期間了解當地的人文生活、競爭者情況,除了藉此了解產業環境外,亦可重新檢視或調整創業方向;不過,郭顒睿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許是有鑑於台灣、中國兩者的微妙關係,與語言相通之故,導致許多創業者忽略了這點。而以他的觀察談到,中國因腹地較廣的關係,所以各地發展的狀況與產業環境不盡相同,事先前往評估仍有執行的必要性。
接著,郭顒睿談到他在創立WeMan之前,主要是從事家居建材的行業,在2013年選擇在互聯網服務正起飛時在上海創業,打造了與陌陌同類型的社群交友App「趣交友」, 但因此類型服務成長過於迅速,不到一年之間相同類型的公司服務獲得創投或加速器的,少之又少。
因此,郭顒睿與團隊再度思考互聯網服務可介入的其他發展項目,選定三個族群考量:母嬰、老年人與同志,最後透過競爭者與市場規模分析之後,選定了在中國擁有約5000萬的人口,年消費初估有4600億美元的男同志族群,為解決男同志們想要變美的需求,進而打造出中國少數提供以男同志美學為主的服務平台WeMan。
對於WeMan的商業模式,郭顒睿也不吝惜地與大家分享,因中國電商蓬勃的發展之下,相對服務提供的內容限制少,所以讓服務提供者可更大膽地操作議題。無論是透過服務頻道的KOL(關鍵意見領袖)資源做商品集結、網紅的IP孵化做商品體驗與評測、頻道冠名或導購分成等等,使得社群服務進一步成為垂直的用戶電商平台,讓商品與服務價值變現更為容易。
最後,郭顒睿也提到在上海的創業環境,其實是瞬息萬變,所以建議創業者除要能快速的學習外,適時的晉用當地人才或融入當地團隊共同合作,亦不失為搶得先機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活動錄影實況
更多精彩影片請上www.ideas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