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ロケット情報〉是我們新開闢的日本消息專欄,匯集最近關於日本在科技、媒體、趨勢方面的評論文章,歡迎參考、討論,當然也歡迎投稿。
「ロケット」就是日語中的「火箭」,而「ロケ」也有「現場」的意思,所以這個專欄想帶給您的,就是來自日本現場的前線觀察,希望您喜歡。
最近經常有人提到「電視台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的說法,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從網路的頻寬發達之後,周圍的朋友總是保持著一種「電視崩壞論」或是「等著看吧」這樣的心態。上回跟一位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吃飯,就順便問道:「你們電視台現在的廣告不好收吧?」,沒想到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其實現在電視台的廣告營收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說法,在日本電通發表的2015年日本廣告費用分析裡頭,似乎也得到了驗證。日本的電視台模式跟台灣不太一樣,分為公共電視層級的NHK、以及民間放送NTV、TBS、AshahiTV、FujiTV、TokyoTV等等。
其中屬於公共電視的NHK不收廣告,但民間放送的總局就是靠廣告費用支撐了。在去年的廣告費用裡,民間放送的總費用為1兆8,800億日圓,比前一年少了1.4%;可是如果跟報紙的廣告費減少了6.2%、還有雜誌廣告費減少了2.3%,就可以知道電視台的廣告還是相對穩定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59032"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電視的地位還無法動搖」。(ラジオ=收音機廣播、ネット=網路、テレビ=電視)。來源:電通廣告[/caption]
不過,電視台的廣告收入進入衰退期還是很明顯。廣告費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在2000年前後;那時候的總金額約在2兆793億日圓,但是收視率明顯地往下降。
從台灣動腦雜誌在2012年2月公布的數字也可以發現,台灣有類似的狀況;雖然從廣告量以及市場佔有率來看,有線電視台都很明顯佔上風,但是從成長率來看,網路上升的趨勢已經非常的明顯。
[caption id=”attachment_59057"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金額單位:台幣億元)[/caption]
而在日本的數字來看,如果以2005年度為100,2015年度的下降率將近18.8%,其中富士電視台(紅線)下降34.7%、TBS(綠線)下降了26.3%,算是幅度比較高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59059"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東京5家主要電視台的收視率變化[/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9058"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各電視公司的收視率變化[/caption]
在這當中,因為使用智慧手機而離開電視螢幕的年輕人,佔了絕大多數;而這也會讓即將在2020年主辦東京奧運轉播的電視台帶來非常深沈的挑戰。
在這當中,運動轉播權利金的高漲也是電視台需要面對的問題。例如現在位於英國的Perform Group,就自詡為網路運動內容的權威;無論是台灣或是日本,傳統電視台都會受到這些「網路原生內容提供平台」非常大的衝擊。
以最近才在台灣開始提供服務的Netflix來說,雖然有人覺得上頭的影片還不夠多,但依照日本Netflix的演進方式來看,或許一開始外國影片的數量不多,才528部,但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已經充實到1084部。
更重要的是,日本Netflix不但推出自製的日劇,還選擇與電視台結合。這樣的做法不但削弱了電視台製作內容的能力,也有可能在與電視台發生收視群眾的黃金交叉時,直接把電視台給踢到一邊。
所以,現在日本一些做網路電商或是平台經營的公司,也開始投入動畫平台的投資;例如最大的部落格平台Ameba就推出了「AmebaFRESH!」免費現場直播觀賞服務、同時也跟朝日電視台合作推出了兒童版Ameba TV網路電視台。
另外,屬於社群網路類別的Line,也在日本推出了「Line Live」,目前固定收視群眾已經達到1,100萬人。
如果說電視台還有什麼樣的資源,或許過去累積的內容還可以算是電視台的決戰本錢;不過看看台灣的電視台中,除了民視和三立有自製的電視節目、以及部分新聞頻道的內容之外,似乎很難看到充實的戰鬥力。
最可惜的或許就是老三台,除了土地資產之外,其餘的資源早已經流失;如果還在電視業界也好,但很多已經都不知道流落何方。
Line Live網路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