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路,追新聞──新聞資訊網站的使用概況調查

吐納商業評論
12 min readMar 19, 2016

--

編按:本文原始內容出自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 59 期,經授權提供後由本站編輯整理發佈。

若說 TVBS 正式開台改寫了整個台灣有線電視史;壹傳媒的植入或許就改寫了整個新聞產業的生態。

民眾由過去每晚七點守在電視機前收看晚間新聞,轉為收看全天 24 小時無限輪播的新聞台,並且也可透過各式新聞網站以及行動 App ,獲取相關或是感興趣的新聞資訊。

為瞭解網友獲取新聞資訊的各種行為,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於 2016 年 2 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新聞資訊網站」調查;由於觀察月份正值總統大選期間,該公司使用客製工具聚合了幾個大型新聞網站中的「政治新聞」相關網址,藉以瞭解網友在各網站中瀏覽政治相關新聞的情況為何。

來自資料的重要發現

整體來說

  • 近三年來,網友獲取新聞資訊的管道及瀏覽的時間皆以「電視」及「電腦」的比例較高,但由三年來的趨勢變化顯示,「電腦」皆呈現下降的情形;反之,透過「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比率及瀏覽時間,則皆呈現上升的趨勢。
  • 在 2016 年 1 月份,台灣四大新聞類別中,以「入口網站新聞頻道」之不重複造訪人數最高,人數共 911.8 萬人;不過,在總瀏覽網頁數與總造訪次數,則以「報社/原生新聞網站」領先。
  • 比較 2015 年 1 月份各新聞類別的流量變化,發現「入口網站新聞頻道」與「報社/原生新聞網站」兩個主要類別的造訪人數皆微幅下滑;而「獨立新聞媒體」不論在人數或使用量皆有突出的成長。
  • 排名前六大的報社/原生新聞網站中,以「蘋果日報」造訪人數最高;不過在單一網友使用量方面,則以「中時電子報」網友之黏度最高。
  • 以族群傾向值觀察前六大報社/原生新聞網站,整體以男性網友傾向較高;不過,「ETtoday東森新聞雲」以女性網友較為傾向。
    年齡層方面,除了「NOWnews今日新聞」以 35 至 44 歲網友傾向較高外,其餘五個媒體皆以 18 至 24 歲網友的傾向較高。
  • 以客製報告分析前五大報社/原生新聞網站,發現瀏覽政治新聞內容的網友以「聯合新聞網」人數最多;不過,使用黏度同樣以「中時電子報」表現最佳。
  • 在前六大獨立新聞媒體中,「風傳媒」不重複訪客數以 117.3 萬人領先;接續著則是「關鍵評論網」及「新頭殼」。
    在單一網友使用量方面,平均瀏覽頁數同樣以「風傳媒」領先;而平均停留時間則以「關鍵評論網」較為突出。
  • 以族群傾向值觀察各獨立新聞媒體,在性別方面,除「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女性網友傾向較高外,其餘網站皆以男性網友傾向較高。
    至於在各年齡層方面,「關鍵評論網」與「想想論壇」皆以 18 至 24 歲網友之傾向較高,其餘網站則以 25 至 34 歲網友傾向較高。
  • 關注度較高的新聞類型以「即時新聞」、「財經/股市」及「社會新聞」為主;選擇新聞網站/新聞頻道時,最重視「新聞資訊的正確性」因素。
  • 曾使用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網友,多數是「透過瀏覽器瀏覽新聞網站/新聞頻道」;且多數是利用「閒暇空檔」、「等候時間」或「晚上睡覺前」的時間瀏覽新聞資訊。
  • 近兩年來,最受網友歡迎的新聞 App 為「台灣蘋果日報」及「Yahoo 新聞」。

由近三年的數據發現,多數受訪者仍是透過「電視」及「電腦」觀看新聞資訊,透過「行動裝置」獲取新聞資訊的比率今年雖持平,但仍較 2014 年上升 10.5%;反之,透過「電腦」取得的比率則逐年下降。

ix59-1

至於各管道瀏覽新聞資訊的時間比例,同樣仍以「電視」與「電腦」為主,合計共佔七成左右的時間。但透過「電腦」瀏覽的時間也有減少的情形;使用「行動裝置」瀏覽的時間則維持在 18% 左右。

ix59-02

接著詢問曾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網友,其偏愛觀看新聞資訊的網路管道為何:

ix59-03

由分析結果可知,多數網友是藉由「新聞頻道網站(包含入口網站/電視台)」(72.5%)及「新聞網站」(70.1%)瀏覽新聞資訊;其次則是透過「社群網站」(57.4%),其中又以年齡在20 至 34歲的網友人數居多。

從四大類新聞資訊網站來看

於此,創市際將新聞資訊類網站區分為「入口網站新聞頻道」、「報社/原生新聞網站」、「電視台官網新聞頻道」與「獨立新聞媒體」四大類。透過 comScore 數據,分析四大類型的整體使用狀況與使用者輪廓,並且針對「報社/原生新聞網站」與「獨立新聞媒體」兩個類型做深入分析。

[caption id=”attachment_59694" align=”aligncenter” width=”1116"]

此次分析將以下列網站作為四大類型之代表媒體

此次分析將以下列網站作為四大類型之代表媒體[/caption]

觀察 2016 年 1 月份,台灣網友藉由電腦裝置造訪四大新聞網站類型的使用狀況:不重複造訪人數與總停留時間,皆以「入口網站新聞頻道」類型領先;但在總瀏覽網頁數與總造訪次數,則是以「報社/原生新聞網站」較多。

不過,將各類型新聞網站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現兩大新聞網站類型在造訪人數與總造訪次數兩項指標均下滑;而整體成長幅度最大的則是「獨立新聞媒體」,不重複造訪人數成長 45%,並且各使用指標皆有翻倍的成長幅度。

ix59-05

在 2016 年 1 月份,前六大報社原生新聞網站中,「蘋果日報」之不重複 PC 訪客數最高,共 479.2 萬人造訪;而「聯合新聞網」與「ETtoday東森新聞雲」,也都有超過 430 萬不重複使用者造訪。

深入觀察使用黏度,每日平均造訪人數同樣以「蘋果日報」領先。不過在單一網友平均瀏覽網頁數,則是「中時電子報」以每人平均瀏覽 52.4 頁領先;其次為「聯合新聞網」之 39.0 頁。單一網友平均停留時間同樣以與「中時電子報」 表現最為突出。

[caption id=”attachment_59725" align=”aligncenter” width=”534"]

ix59-07

*球形面積大小代表該媒體之平均每日造訪人數[/caption]

以族群傾向度(Composition Index UV)觀察各族群對於前六大報社/原生新聞網站之造訪傾向。族群傾向度之基準值為 100,數值高於 100 即代表觀察族群對於該媒體之傾向越高。

觀察發現,除「ETtoday東森新聞雲」以女性 PC 網友較為傾向造訪外;其餘網站皆以男性 PC 網友傾向較高。以年齡層觀察,除「NOWnews今日新聞」以 35 至 44 歲網友傾向較高外,其餘五個媒體皆以 18 至 24 歲網友的傾向較高。

觀察也發現,多數網站之族群傾向值與年齡成反比,然而「NOWnews今日新聞」之族群傾向與年齡成正比,而「聯合新聞網」則是各族群傾向相當平均。

ix59-08

至於在前六大「獨立新聞媒體」方面,2016 年 1 月份不重複訪客數最多的是「風傳媒」,共 117.3 萬人造訪;接著為「關鍵評論網」與「新頭殼」,造訪人數分別為 89 萬人與 47.6 萬人。

在瀏覽黏度方面,平均每日造訪人數以「風傳媒」最高,平均每日有超過 8 萬人造訪。不過在單一網友使用量方面,單一網友平均會在「關鍵評論網」停留 4.9 分鐘,表現相當突出。至於在單一網友平均瀏覽網頁數方面,則依舊以「風傳媒」表現最佳。

[caption id=”attachment_59781" align=”aligncenter” width=”534"]

ix59-10

*球的顏色請對照上表各媒體代表色 *球形面積大小代表該媒體之平均每日造訪人數[/caption]

同樣以族群傾向度(Composition Index UV)觀察各族群對於前六大獨立新聞媒體的造訪傾向。
首先在性別方面,除了「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女性 PC 網友較為傾向外;其餘五個網站皆以男性 PC 網友之傾向較高。

至於在各年齡層方面,「關鍵評論網」與「想想論壇」皆以 18 至 24 歲網友之傾向較高,其餘網站則以 25 至 34 歲網友傾向較高。不過也發現,「風傳媒」在 45 歲以上網友之造訪傾向也相當突出。

ix59-11

以問卷調查詢問從瀏覽過新聞網站或新聞頻道的網友得知,在各新聞類型中,網友最關注的是「即時新聞」及「財經/股市」資訊。其中又以男性,職業為有固定工作者的比率較顯著。而近兩年來,網友在選擇新聞資訊網站或頻道時,最在乎的都是「新聞資訊正確性」。

ix59-12
ix59-13

雖然前述調查發現,政治新聞未必是熱門議題,但在本次使用數據的月份正巧遇上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因此創市際特別以客製工具分析 2016 年 1 月份,台灣網友在前五大報社/原生新聞網站上透過 PC 瀏覽政治新聞頻道的狀況。

五個網站中,「聯合新聞網」與「自由時報電子報」中,瀏覽政治新聞的造訪人數皆超過 140 萬人;而單一網友使用量方面,則以「中時電子報」網友,在政治新聞上的黏度較高。

ix59-14

創市際也以問卷詢問網友最常瀏覽該新聞網站/新聞頻道的主要原因,以「習慣使用該網站」(48.9%)比例最高;其次是「新聞的即時性」(31.4%);而「選單操作簡易」(22.6%)則位居第三,並以年齡在19歲以下的網友比率較為顯著。

進一步與新聞網站/頻道做交叉,可發現「習慣使用該網站」為主要吸引網友造訪Yahoo奇摩新聞的原因;而常造訪蘋果新聞和ETtoday東森新聞雲的網友,則是喜愛其「新聞的即時性」。

ix59-15
ix59-16

行動上網看新聞

調查網友最常透過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方式:

ix59-17

結果顯示,「透過瀏覽器瀏覽新聞網站/新聞頻道」為網友透過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首選方式;而在今年「開啟新聞App瀏覽」的比率較去年提升7.5%,為排名第二的方式;至於「透過社群網站上的連結」因較去年大幅下降11.7%,故以些微的差距(-0.6%),居第三個順位。

調查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情境及停留時間:

ix59-18
ix59-19

最多網友在「閒暇空檔」時,會用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其次是利用「等候時間」與「晚上睡覺前」瀏覽;至於在去年排名第二的「通勤中/搭乘交通工具時」,因在今年比率大幅下降(-17.7%),故排在第四位。而近兩年,網友透過行動裝置瀏覽新聞的時間都在15分左右,整體來說比率沒有太大的變動。

藉由調查瞭解熱門的新聞App:

ix59-20
ix59-21

由近兩年的數據顯示,最受網友歡迎的新聞App為「台灣蘋果日報」,但其在今年的使用率明顯下滑許多;而排名第二的是「Yahoo新聞」,其中又以學生族群的使用率較高。

與好友分享

最後來瞭解網友對於網路新聞資訊的轉發行為:

ix59-22
ix59-23

由調查顯示,曾使用行動裝置瀏覽新聞資訊的網友中,有七成左右曾分享過新聞資訊(70.2%),其中「經常分享」(8.3%)者佔少數,以有固定工作者的比率較顯著;多數網友為「偶爾分享」或「很少分享」新聞資訊。

至於曾分享新聞資訊的網友,近六成是將新聞內容轉發至「社群網站」(59.2%),其中以年齡在35–39歲族群比率最高 。

調查網友對於網路新聞留言的觀看與互動行為:

ix59-24
ix59-25

超過九成網友有觀看網路新聞留言的經驗(92.2%),其中「經常觀看」(40.5%)者超過四成,而「偶爾/很少觀看」者也有41.4% ;雖然多數網友有看留言的習慣,但「經常留言」者僅佔11.5%,「偶爾留言」者則有37.4%,多數都是「不曾留言」(40.7%)的。

小結

根據調查發現,網友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雖然仍以電視與電腦為主,但多屏時代的來臨,透過行動裝置獲取新聞資訊的比例大幅上升。

而在網友使用率較高的新聞資訊網站(頻道)/App,網友多數是因為個人使用的習慣性及新聞的即時性等因素,較常使用該網站(App)。

ix59-26

根據 comScore 數據顯示,台灣網友在新聞網路媒體中主要瀏覽「入口網站新聞頻道」與「報社/原生新聞媒體」兩大類型,其中觸擊最廣的為「入口網站新聞頻道」,而使用黏度則以「報社/原生新聞媒體」較為突出,不過觀察近一年趨勢也發現,「獨立新聞媒體」有著相當亮眼的成長表現。

此次分析除了觀察新聞網站的整體造訪數據與族群造訪傾向,更藉由 comScore 客製報告,觀察台灣大選當月份,網友在各網站瀏覽政治新聞的狀況。相信藉由這些數據的分析,媒體主能夠更清楚理解自身定位與優劣勢,而行銷人員也能夠快速地藉由數據的佐證,擬定行銷策略。

更多發現

在此次觀察中,「台灣壹週刊」與「中央社即時新聞」兩個網站在電腦裝置上皆超過百萬人造訪,但因報告觀察篇幅有限,並未列入前述分析中。特別藉此觀察兩媒體在 PC 端與各數位裝置的跨屏使用狀況:

ix59-27

藉由 MMX Multi-Platform 報告觀察 2016 年 1 月份台灣網友藉由各裝置造訪各類型新聞媒體的使用狀況:

ix59-28
ix59-29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