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付費訂閱制再現生機,但媒體能把握住嗎?/Frederic Filloux

有幾股力量正在將有價值的新聞推向訂閱制。想要跟上這個潮流,需要相當大的變革,像是改變消費習慣等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 min readFeb 23, 2017

--

不少有力證據指出,愈來愈多讀者願意為新聞付費。當我們思考這種趨勢的未來可能發展時,是有理由審慎樂觀的,但是有個前提:媒體提供的內容必須是有價值的、原創的,而不是假新聞、大部分內容都是資源回收的過時消息、讀過就沒有價值的淺碟訊息。

有價值的原創新聞產製耗時費力,成本高昂,難以大量生產;相對的,後者不但製作快速廉價,而且可以量產;某些專門產製這種內容的業者,還會繼續大賺其錢,特別是在影音內容上。

付費新聞再現生機

有四個原因使得付費新聞重新受到重視:

廣告收益不如預期

新聞的數位廣告,實在沒有賺頭。簡單的說,所有相關指標全部都在亮紅燈,不論算單位頁數還是算人頭的廣告營收、讀者對廣告的容忍度,還有廣告阻擋外掛等等,都讓營收數字相當淒慘。當然有些媒體有本事把內容做大到品牌名聲響叮噹,坐收大筆廣告收益;但除此之外,大多數的數位廣告,表現都不忍卒睹。

種種原因,使得社會對確切報導的需求愈來愈高,願意付費的讀者也與日俱增。

通路壟斷

各種通路被像Facebook和Google這樣的攔路虎壟斷,吸走了大部分的利潤。這兩家公司合計拿走了全美75%的廣告預算,更吃掉了廣告預算成長數額的九成。

假新聞滿天飛

我們無從得知假新聞對這次美國總統選舉,是否真的發揮了實質影響力,但在選舉過程中假新聞滿天飛,是不爭的事實。有45%美國人的新聞接收管道是來自Facebook,社群分享的推波助瀾,也讓假新聞大肆流竄。

川普政府對新聞媒體的態度

川普總統的顧問凱莉安.康威,提出了前所未聞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