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向medium致敬的「note」

吐納商業評論
4 min readMar 11, 2016

--

note」是一個 2014 年在日本成立的媒體平台,如果你覺得它長得很像美國的 Medium,也不用覺得奇怪,因為它的營運公司「piece of cake」也說是受到 Medium 啟發才做了 note。

編按:Medium 是由 Twitter 服務的共同創辦人 Evan Williams 在 2012 年創辦的部落格平台;以容易使用和發表、同時以高水準文章和自己的讀者社群著稱。

note 令人喜歡的地方之一,在於它簡單明瞭的付費方式;用戶可以自己設定文章是否為付費閱讀、也可以自己編纂文章成一本雜誌(雜誌這個概念類似 Flipboard)。例如 1 篇文章 100 日圓、6 篇系列文章組成的雜誌 500 日圓之類的。

例如,剛剛發現有本由家田昇悟編纂的雜誌叫做《每天花一分鐘掌握中國網路趨勢》,要價 600 日圓。

01

另一個令人喜歡的地方,是這平台除了文字紀錄,還主打了幾個內容領域,包括「漫畫」、「小說」、「攝影」與「音樂」。

過去以來,常見的網路個人出版空間(白話:部落格)上販售的項目不外乎以下三類:

  • 更好的閱讀體驗(無廣告、多元版型)
  • 更好的品牌識別(獨立網域名稱)
  • 更好的創作環境(無限容量)

然而,自從 LINE 這種「因為可以從別的地方賺錢」,所以不斷推出免費服務,只求用戶「黏在它的平台上」的服務出現後,販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也間接造成日本當地 livedoor blog 率先開槍、宣布全面免費化的舉動。

有趣的是,無論是 Medium 或本文中提到的 note,都沒有上述三種項目可以販售。

這種服務本來就沒廣告,你也不能調整版型;不僅沒有獨立的網域名稱,甚至你能填的個人資訊都少得可以。而這種服務最大的優點,則在於盡力做到最優秀、無負擔的創作環境,沒有容量限制,同時也提供了極佳的線上編輯工具。

直到現在,Medium 都還沒透露、也沒實踐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回過頭來看,受 Medium 啟發的 note 商業模式就很明確:

我建立一個簡單、好用、無負擔的書寫空間,讓你好寫、讀者好讀,降低內容生產與消費上的生理負擔後,讓你有機會自己去跟讀者做生意,而我負責抽這筆生意的成交金額 10%。

我有點喜歡這個做法,我也覺得 Medium 未來很有機會做這件事情,畢竟這件事情也跟它的產品和品牌都完全契合。

但同時我最疑惑的也是,Medium 或 note 這類服務,都無法讓人在當中擁有並建立「易於辨識的品牌」。

我強調「易於辨識」的意思,在於想利用 Medium 建立個人品牌是相當困難的;必須靠用戶追蹤、文章被推薦上平台首頁等「連結」來創造。如果沒有這些連結,你在上頭寫得再開心也沒用。

不過,這點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你我都正在使用一個最方便的個人品牌工具:社群平台;不論是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或是其他都包含在內。

換言之,既然個人品牌的建立與行銷工具都這麼完善了,何不就專注在內容生產與商業媒合上就好呢?

最後回歸到內容,大概只有在日本這個市場,才會有把「文字紀錄」、「漫畫」、「小說」、「攝影」與「音樂」等類型全部擺在一起,卻會不感到違和的事情。note 的誕生、以及它能做到的事情,都不是憑空出現,而是日本過去三、四十年各種媒材出版事業的累積。

回頭來看,台灣累積了些什麼?我們能用這個累積去創造什麼樣的新內容平台?這是個開放問題,我也沒能力回答,只能先埋下個思考種子,再慢慢灌溉。

作者補充:

  1. 「致敬」這說法的確切靈感來源,是 TechCrunch 在 2014 年的報導,當中提到創辦人有意識到 Medium 的存在。可能我有點擴大解釋,因為推出時程差兩年,「表面上」的精神又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歡迎打我臉,本人最喜歡被糾正。
  2. 至於為什麼會找到這個 note 這網站:因為昨天吃飯期間在找《快打旋風 5》的角色攻略,找到 かずのこ 在 note 上寫的幾篇文章,就順便逛了一下這網站,並大為驚豔;「人生大部分的有趣遭遇都是意外探索出來的」,大概是這個意思。
  3. 有趣的是,Medium 最近也落腳日本了,而很多媒體問到 Medium 日本負責人時,都會順便提到 note(或是反過來),雙方各自講了一些自己定位上的差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搜尋一下。
  4. 我看 Medium 大概看一年,但很少在上頭寫,因為編輯器明顯不是為中文設計(中國有類似定位的「簡書」)。最近幾年來,這種「先不管怎麼賺錢,先拿別人的錢來燒、看啥時能改變用戶習慣再說」的案例越來越多。Medium 很明顯也是在做這種事情。至於我的想法……有空再說。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