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機器人世代#3〕Pepper機器人開發大賽得主出爐:機器人世代即將到來了嗎?

吐納商業評論
6 min readSep 9, 2016

--

編按:由三創育成主辦,軟體銀行、Venture Craft、台新銀行與沛博科技合辦的「Jumpstart Pepper機器人開發大賽」已在上周六圓滿結束,各獎項得主也已產生。本站非常榮幸擔任大會協力媒體。本報導由三創育成贊助,本站獨立採訪編輯。

在經過兩個多月的一系列教育訓練和開發過程,第一屆Jumpstart Pepper機器人開發大賽,已在上周六(9/3)結束,十個進入決賽的隊伍分別展現了他們的作品,也接受評審的考驗,最後產生各獎項的得主:

  • 第一名:創客火箭/作品:腦波零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IUpzNp5DY
  • 第二名:Viper/作品:Build Your Own Bra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lKF6JswL6I
  • 第三名:DT42/作品:讓機器人成為大家的小幫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XPpaAZKk0
  • 金融首獎:星星之火/作品:Pepper慈善機器人的30秒任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Z6oODrxfvA

參賽作品總評

在最後入圍的十個隊伍作品中,可以看出大致分成以下幾個類型;而這些類型也顯示出目前我們對機器人應用想像力的範圍。

商務輔助

不論是在國外Pepper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或是這次機器人開發大賽中的多組參賽隊伍,都選擇將機器人做為商務場合的輔助工具,不論是在賣場分擔真人的工作,減少客戶等待時間,或是以機器人本身新奇可愛的特色做為賣點招徠顧客,都顯示出各界對機器人在商業領域的高度期待。

目前機器人的能力還無法應付高度複雜的作業需求;這類商務的應用多半屬於重複性高的工作,因此只要仔細設計將流程設計得簡單明瞭,用戶界面設計得當,盡量減少客戶誤操作的機率,讓人類和機器人互動時,不但能感受到新鮮感,同時又能享受良好的互動體驗,這樣機器人就確實可以在商業場合派上用場。

以這次機器人開發大賽的作品來說,可以看到有些團隊確實掌握了簡化流程這個要訣,讓機器人與人的互動變得更加自然而不易出錯。像得到金融首獎的「星星之火」隊,結合了機器人的新奇性、為非洲兒童募款對抗瘧疾的社會公益性,以及利用機器人掃瞄QR Code進行支付的簡易性,讓整個用戶體驗既順暢又自然,能夠得到金融獎可謂實至名歸。

而得到第一名的MakerRocket 創客火箭「腦波零售」同樣掌握了簡化流程的要訣,透過簡單但新奇的腦波分析流程,加上機器人的新鮮感,讓用戶願意與機器人多互動;而這個團隊也不忘了透過寄送腦波小卡的設計,取得用戶的Email地址,以便進行後續的更多服務,也是其作品能夠得獎的重要原因。

生活輔助

在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高齡照護是各個已開發國家都要面臨的嚴肅課題;因此機器人在生活輔助領域的潛力,也被視為整個產業能否發展的重要關鍵。這次也有幾個團隊試圖切入這個領域。例如希望讓機器人與失智症患者互動,或是和小朋友擲骰子,提高發展遲緩兒童對數學的興趣與計算能力等。

不過,由於人類生活環境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對現今的機器人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因此我們普遍看到挑選這類領域的作品,表現不是那麼出色;挑戰這個領域的團隊也無一得獎。不過這並不表示這個領域不重要。我們相信假以時日,待機器人的處理能力與人工智慧更進一步後,機器人就能真正擔負起照顧人類的重責大任。

機器人基礎科學

要讓機器人能夠在各種領域與人類自然互動,準確執行人類的命令,完成各種任務,需要對各種機器人基礎科學投下大量研究資源;這裡涉及到的基礎研究項目就包括影像辨識、語音與語意辨識、人工智慧、機械自動控制等十分高深的機電與計算機科學,也是各國的機器人科學界都極為重視的研究領域。

這次也有一些入圍團隊把重點放在機器人基礎科學的研究上,例如得到第三名的DT42,其計畫就是利用電腦視覺和深度攝影機,配合深度學習演算法,讓Pepper能辨識出主人手指的方向,看出主人要找的人,以及需要的物品。

未來的努力方向

在這次機器人開發大賽熱烈落幕後,我們除了對於今後機器人的開發與應用有了更大的信心之外,也看到幾個未來的發展方向:

硬體的持續進步

從工業機器人到家用、商用機器人,對機器人不論在外觀或機能上的要求都愈來愈高,不但要能以更快的速度來處理人類複雜的需求,也要能以更自然的方式與人互動。所以對機器人硬體生產廠商來說,目前的成果只是非常初步的,甚至可以用「原型機」來看待。

雖然如此,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三到五年之後,當機器人本身的硬體更加成熟,計算更快,能做的動作更多元,力量和移動速度更快更精準,甚至內建更多元更準確的各種感測器後,能在機器人上執行的任務,一定也會更多、更好、更精彩、更實用。

基礎研究的突破

目前除了機器人硬體本身尚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外,關於機器人科學的基礎研究,也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例如如何強化機器人的視覺與辨識,能在茫茫人海和物海中準確看到指定的對象、如何強化機器人的語言能力,包括正確理解人類複雜的語言和語氣,並且以合理的方式與人類對話,甚至進行翻譯,這些也都涉及高深的計算機科學。

以目前全球競相投入各種機器人相關基礎研究的情形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一定能看到基於這些更加成熟的機器人基礎研究而展開的各項成熟應用。屆時機器人將不再只是原型機或玩具,而是真正能夠投入各項應用領域的生力軍,也會是人類最忠實的伙伴。

在地最適化的應用

這次的應用開發大賽對一向以代工為主的台灣產業捎來訊息:台灣也可以走出代工、重新塑造產業核心價值。短短的幾個月,從未接觸過Pepper的參賽者就能將應用從想像落實到可執行的程式,證明台灣在軟實力上有絕對的足夠的人才庫,只是有待發掘與培育。這些在地的人才,不但能為台灣提供合適在地情境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因此讓這些應用具備獨特價值,在輸出國際到特定國家時更具備優勢。非常期待在地化的應用,能為台灣的機器人發展走出一條路。

「Pepper 機器人應用開發大賽」今年首次舉行,除了明確感受到主辦單位的決心與用心外,我們恭喜得獎團隊獲得獎金與赴海外設立公司的機會,更期待明年的大賽再次舉辦時,看見更多、更加趨近成熟的應用,更多關注與投入。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