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原始內容出自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81期,經授權提供後由本站編輯整理發佈。
近年網路的高滲透率及應用多元化,衝擊至人們日常生活的媒體接觸環境,傳統媒體如電視、廣播、紙媒等,過往皆扮演著重要的溝通、傳達商品資訊角色,如今變化是否影響到傳媒或其內容的生存?雖有人喊出傳媒或電視已死,但正確的說,是整個產業都在試圖結合數位趨勢轉變。
而網友傳統媒體內容的接觸情形、廣告資訊的接收管道,以及電視收視行為的變化,都需持續觀察。本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透過線上快速調查方式,初步觀察網友接觸傳統媒體內容的狀況。
調查執行時間為2017年2月3日至6日,針對 15–64 歲受訪者,進行「傳統媒體內容接觸篇」調查,總計回收了1,421份問卷。
電視內容月接觸率仍逾九成
由調查結果得知,近一月內超過九成網友曾「透過任何方式收看電視節目」,「看紙本報紙」近六成,「透過任何方式聽廣播」及「看紙本雜誌」者,則在五成上下。
各媒體收視(聽)時間:電視假日收視較平日多出半小時
由分析結果發現,除了收聽廣播之外,網友在假日收看電視節目、紙本報紙及紙本雜誌的平均時間都較平日長;特別是收看電視節目的時間,平均較平日多出約 35分鐘/天。
接觸廣告管道:電視廣告與節目的接觸率最高
超過九成的網友,近期內最常接觸到廣告的管道是「電視廣告/電視節目(置入型廣告)」,其次「網路」,其中又以看到入口網站、Facebook 粉絲頁、Facebook 側欄的廣告比率較高;而由「手機簡訊/手機廣告/手機的通訊 App」接觸到廣告的比率則排名第三。
結語
電視內容仍有逾九成的月接觸率
近一個月內超過九成曾「透過任何方式收看電視節目」,平日收看時間則是半數未達 2 小時;假日收視時間較平日多出半小時;其它傳媒接觸率如「看紙本報紙」及「透過任何方式聽廣播」者,仍有五成左右。
電視廣告接觸度仍高,網路廣告次之
近一個月內,網友最常接觸廣告的管道是「電視廣告/電視節目(置入型廣告)」,其次是「網路」,「手機簡訊/手機廣告/手機的通訊 App」則排名第三。「網路」管道中,以看到入口網站廣告、Facebook 粉絲專頁廣告、Facebook 側欄或貼文廣告的比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