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對抗假新聞的另類做法:以評分系統標示優質新聞/Frederic Filloux
發展一套內容網站和作者的品質評分系統,除了能夠有效挖掘出網路上的優質內容之外,也是對抗假新聞的利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找出足以評斷內容品質的各種「訊號指標」(signals),將這些指標綜合比較才行。
假新聞查核系統的盲點
近來內容網站和大型內容通路平台總算下定決心,開始認真面對假新聞問題。其中多數人的解決方案,都是打算連結各種事實查核平台,像是Politifact、Snopes、FactCheck.org等,以便檢閱網路上多如牛毛的內容是否信而有徵。
法國世界報(Le Monde)推出了一個能夠為網站內容可信度評分的搜尋引擎,叫做「Decodex」。這個搜尋引擎有時候是有用的,但有時候不見得能正確運作。我試著拿一些由Outbrain(譯註:一個惡名昭彰的垃圾內容廣告聯盟。網站安裝其內容推薦外掛後,會在頁面中呈現相關推薦內容;但出現的內容品質多半非常糟糕)推薦的一堆垃圾內容去試,結果Decodex完全不知道這些內容,也無法做出評斷。
持平而論,Decodex系統推出至今還不到兩個月,而且正在快速改善。現在正是法國總統大選前夕,對於假新聞偵測與可信報導的需求呼聲甚高,也是發燒話題。世界報與另外42家法國新聞媒體,也同時加入了由Google操盤的計畫「CrossCheck」(詳見Medium上這篇由Google Labs發布的說明)。
在內容通路平台方面,Facebook最近推出了一個系統,同樣倚靠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的資料,以標記所謂「爭議消息」(如下圖所示):
不只Facebook開始與多家內容業者合作,Google也不斷微調修正其搜尋演算法,所以現況仍在不停變化之中。這個周末,我在Google搜尋中輸入「Obama planning」(歐巴馬正在計畫),然後搜尋框自動補上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