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我內心對於哥德氛圍(Gothic Atmosphere)那種古堡、密室、迷宮、廢墟、幽暗的迷戀,很可能就是來自對亞森羅蘋的迷戀。有時我會幻想著若是有一天走進了巴黎拱廊街(Passages Couverts de Paris)看見那些貴婦名媛,我會不會也像亞森羅蘋壓低了帽沿,假裝若無其事的探問不起眼的路人,其實正在交換某地下組織的行動情報,只要持續這樣的幻想,巴黎立刻浮現在我眼前,亞森羅蘋出沒的黑夜巴黎,紳士與怪盜的完美結合,一個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序章就此開展⋯⋯。
在無版權的時代,台灣的東方出版社一口氣出了亞森羅蘋探案全集,將日本POPLAR出版社由南洋一郎改寫,奈良葉二繪圖的版本(1971–1980,昭和46–55年)原封不動的翻譯成中文,餵食我們這些懵懂又好奇的小學生。
南洋一郎改寫版本,是比較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刪減了一些過於血腥、情色的描述,也略去有關真實歷史與政商關係的枝節,著重在人物的刻畫與情節的推展。
加上生動的插圖,班上同學都成了亞森羅蘋的粉絲,上課以外的時間,幾乎人手一冊,爭相傳閱,圖書館的亞森羅蘋借閱率也遠高於福爾摩斯,對我們來說,亞森羅蘋的故事簡直就是英雄人物的翻版,在超能英雄電影還沒有那麼盛行的年代,透過小說各種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帶領孩子們的想像力進入未知冒險的解謎之旅。
當克莉絲蒂和西默農還未佔據我的書架之前,「亞森.羅蘋」這個由法國作家盧布朗(Maurice Leblanc)所創造的小說虛構人物曾經是我日夜著迷的偶像,他並不像東洋動畫怪盜基德或魯邦三世的那種造型,反而比較像是裘德洛在福爾摩斯片中華生的角色,再加上天野喜孝為菊地秀行量身訂作的吸血鬼獵人D的妖氣外形,就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型男「亞森.羅蘋」。
「怪盜亞森.羅蘋」當初主要定位為冒險小說,盧布朗也曾在作者後記坦言,亞森羅蘋的誕生其實是一連串的巧合,有一天他對自己這樣說:
「我要來創造一個冒險家的角色,然後賦予他這樣那樣的性格,沒想到有天他竟然成為我小說作品中的主角。」
因為故事中包含許多密室和詭計的橋段安排,被往後的推理小說作者反覆變形沿用,也順勢將這部原本寫給大人看的大眾娛樂小說,提升為推理小說鼻祖般的地位。
在我們的童年時代「怪盜亞森.羅蘋」就像「名偵探柯南」一般,富有傳奇性和許多趣味,滿足了許多少女少男對於劫富濟貧的怪盜,如此完美的角色懷抱的無限憧憬,還記得伊能靜唱過一首歌「怪盜,你是亞森.羅蘋,擄獲我少女的心」道盡了我們那個年代,身為亞森羅蘋小粉絲的共同心聲。
後來當我讀到倪匡的衛斯里系列,總覺得衛斯里這個角色,無疑是亞森羅蘋的華人翻版,同樣足智多謀、叛逆又狂妄,會易容術,能說多種語言,甚至精通考古學、民間信仰、東西方歷史、美術建築,天文地理、星象占卜,好像沒什麼能夠難倒他的,身懷絕技、各種武術、近身搏擊、武器、暗器都難不倒他,像李連杰一樣永遠打不死,加上如紳士般優雅的迷人風采,又可以隨時轉換身分,扮演各種角色,又像是世紀脫逃大師胡迪尼(Harry Houdini)一樣完美地從犯案現場逃脫,教人如何不跟亞森羅蘋聯想在一起。
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開始瘋狂向同學蒐購黃色封皮舊版的亞森羅蘋全集,記得一共有三十冊吧,我特別在《八大奇案》封底摺頁上的書目做記號,每蒐購一本(不管是新書、舊書或是交換來的)都註記在上頭,並且用藍色原子筆打個勾,就當作是蒐藏「亞森.羅蘋全集」的暗號手冊,每次拿起這本書,總是從頭逐一瀏覽,看看已經蒐到哪些書,那些書仍須努力,然後為著自己蒐到的亞森羅蘋,嘴角浮現得意的微笑,想起當時年紀小,這樣一點小小的蒐藏,就滿足男孩的虛榮心,不禁有點懷念起那樣的年歲。
以前聽社團老師說他小時候,如何千方百計蒐藏葉宏甲《諸葛四郎》,甚至慘遭父親毒打,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或許在那個年代,不好好鑽研課業,淨是看一些「尪仔冊」會被父母視為不乖、學壞的行為。但我因為太過嚮往亞森羅蘋的行事作風,從小就埋下問號:為什麼一定要規規矩矩做人,難道不能把人生當作一場又一場的冒險嗎?無法依循著正規教育的路子走,其實也是擺脫傳統思考框架的另一種學習,我也立定志向要成為一個像亞森羅蘋一樣的博學者,而今果然變成什麼領域的知識都略懂一些的雜學愛好者。
小時候,就常常基於分享的好意,把書借給別人,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我蒐藏的「亞森.羅蘋全集」,因為借走的同學,沒有按時歸還,我不記得究竟是借給誰了,同學之間有時候又會借來借去,弄到最後「亞森.羅蘋全集」湊不齊全套,最後就零零落落地被我堆放在房間的角落,不過這些書倒是陪我輾轉搬過多次地方,始終捨不得丟棄或捐出去送人。
一直到國中,還經常有同學在上課時,偷看「亞森.羅蘋」,被老師發現沒收去,最令人牙癢癢的是,有次看見貌美的物理老師,趁同學做實驗的時候,也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讀著「亞森.羅蘋」,而且竟然就是借給同學被老師沒收的那一本,可是不管我怎樣央求,冷豔的女老師就是不肯還給我,當時心情真的好複雜。
長大後,再次與亞森羅蘋相遇,是在大阪市中崎町的一間懷舊咖啡屋,喜歡歐洲繪本與漫畫的女主人,書架上陳列了一排南洋一郎改寫的亞森羅蘋全集,當她聊起這套書的時候,眉飛色舞地說她小時候有多麼崇拜亞森羅蘋,長大後出國旅行的第一站就是法國巴黎,我相信亞森羅蘋應該也是她的夢中情人,從她說話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來。於是我和女主人之間彷彿多了一個共享的秘密,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在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好。
時至今日,亞森羅蘋已成了完美形象的代表之一,你會在很多不同的俠盜電影和冒險片搜尋到他的身影,亞森羅蘋無所不在,他是正義與勇氣的化身,永遠留存在讀者與影迷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