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物聯網、誤聯網、還是勿聯網?談IoT的問題與方向/Jean-Louis Gassée

在一切都照理論完美運作的理想世界裡,我們可以讓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都彼此連線。我們有感應器、有無線網路、還有強大的處理器,還有什麼做不到?

8 min readOct 4, 2016

--

但在現實世界裡,為什麼物聯網的進展那麼慢、說不定還已經走錯方向;為什麼?

就在剛好20年前,專講電子佈告欄系統(BBS,還有人記得這個嗎?)的技術宅雜誌《Boardwatch》讓留著鬍子的「Internet祖師爺」Vint Cerf登上了封面:

vint-carf

「萬物可連網」

Cerf所說的「萬物可連網」(IP On Everything),是個簡單明瞭、而且後勁很強的預言;意思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有一天都將具備連接網路的能力(編按:原文為「All objects in our lives will someday feature an IP Stack」,也就是具備符合網路協定的架構與能力)。

20年之後,現在的狀況又是怎麼樣?根據摩爾定律所說,現在的處理器在運算能力方面已經比當時強了2的10到13次方,也就是1,000倍到8,000倍;到處都有、也幾乎人人都有智慧手機或筆記型電腦,上面努力跑著用來玩或用來工作的軟體。

(順帶一提,智慧手機應該是史上擴展最快、廣度也最大的產品;有人說,以後可能不會再出現任何這麼厲害的東西。那些一直在鼓吹「下一個偉大產品」的假先知和大老闆們可以思考一下這個說法。)

既然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已經增長了上千倍、又有成熟而普及的無線網路,我們當然可以幫身邊每件東西都裝上感測器和處理器,然後連上神奇的網路,對吧?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已經這麼久了,我們還是沒有真正「有用」的物聯網產品?

--

--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