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破壞性創新」的模組化設計比較好嗎?其實不一定。/Jean-Louis Gassée
但市場的實際回應告訴我們,問題可多了;光是把這樣的概念實作出來,就是困難的開始。
Google的「Project Ara」
2013年10月,Google的「Ara」概念手機在傳聞多時之後終於發表;當時最令筆者意外的,是這款設計似乎有點太過理所當然。
理論上,模組手機的概念並不難理解、也似乎解決了一些長久以來的問題。多年來一般PC都可以讓用戶自己升級硬碟、記憶體、遊戲顯示卡等等,但手機通常是沒辦法升級的;如果想要解析度更高的螢幕、或是使用更快的通訊網路,就必須換一支全新手機,而且很可能一年後就得再換一支。
所以,如果要從這種昂貴的汰換循環中解脫出來,最好是讓手機模組化,舉凡相機、處理器、網路、儲存空間、繪圖晶片、螢幕等等,各個組件都可以獨立升級,這不就太好了嗎?
這就是由荷蘭設計師Dave Hakkens創立的「Phonebloks」開源概念,之後由Motorola採用、然後又轉到Google手上的「Project Ara」計畫:
它的官方產品發表新聞,用字遣詞非常的精準、也相當具有說服力:
由Motorola先進科技專案部門領導的「Project Ara」,目標在於開發一個自由、開放的硬體平台,以便創造出高度模組化的智慧手機;我們想要做到的,是「硬體方面的Android」:建立一個活躍的第三方開發者生態系、降低進入門檻、加快創新速度、並且大幅縮短開發所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