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返老還童的作業系統:iOS/Jean-Louis Gassée

上星期刊出的《何時才是Mac電腦的末日?》一文引來了許多評論與迴響,我打算更細緻的再探討這個主題,就從回顧Mac作業系統、放眼其未來做為切入點。

8 min readDec 5, 2016

--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作業系統就和財政部的各種稅目一樣,每年都會新增許多條目,目的是分配資源、調和各種選項,並且處理例外情形。兩者都不斷地修修補補,以修正錯誤,因應新局勢。」

上面這句話最貼切的案例,正是 Apple的 macOS。

OS X與iPhone OS的前世今生

1984年,當時在單顆摩托羅拉68000處理器上執行的Mac作業系統,內建AppleTalk網路通訊功能,以及LaserWriter雷射印表機驅動程式,僅僅佔用32K ROM,對RAM的需求也只有128KB。

不到十年之內,Mac的處理器改用由Apple、IBM、摩托羅拉共同設計、命運多舛的PowerPC,而當時的Mac作業系統System 7,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雖然還是十分小巧,但和過去的版本相比,已經變得相當臃腫:

System 6可以塞進一張800KB軟碟片上,而System 7得勒緊褲帶才能勉強塞進一張1.44MB軟碟。如果用戶的電腦是還沒配置高密度1.44MB軟碟機的舊款 Macintosh SE 或 Macintosh Plus,或是僅配有兩台軟碟機的教育版Macintosh LC,要嘛就得掏錢買顆硬碟,不然就只能望新版作業系統興歎。

引自LowEndMac.com

1997年,當賈伯斯帶著他在NeXT的子弟兵,回頭「反向購併」Apple時,首要任務就是翻新Mac作業系統。

新作業系統團隊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相容於既有軟體的前提下,成功將整個作業系統核心轉換為Unix,讓Mac產品線更加穩定,也更具延伸力。

但是賈伯斯要的不只如此而已,結果最後連Mac本身都轉移到了X86架構之下。話說回來,把一個已經成功上市的作業系統轉換到新處理器架構上,可謂聞所未聞;但這種事Apple做了兩次。

--

--

吐納商業評論

Written by 吐納商業評論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