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東洋經濟新聞在訪問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郭台銘董事長、並問到他成功的理由時,郭董事長引用了上面的這句話。……對他來說,這次的努力,可以說是對長年以來併購夏普這個心願的最後衝刺。
這篇文章有一個觀點很有趣,值得跟關心這次鴻海併購夏普案的讀者分享。
日本銀行的主管機關是財務省,而產業革新機構的主管機關是經產省,雖然都是安倍內閣的成員,但是各司其職;而郭台銘則利用日本內閣的此一內部矛盾,提出了7000億日圓的援助案。
這一點對於財務省來說,當然是受到熱烈歡迎的,再加上郭台銘「策略性」支持的夏普高橋社長並不願意離開經營團隊,於是成了鴻海此次對夏普收購動作的助力。
關於收購案的大致前情提要,請參閱這篇報導: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鴻海計畫出資6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930億元),將夏普納為子公司,其中5000億讓鴻海取得夏普股權以及重建夏普事業,另外鴻海將支付1000億日圓,購買夏普主要債權銀行所持有的優先股。
對於夏普併購案,郭台銘一直對日本政府、銀行團、以及夏普內部進行深入進攻;而採取的則是「各個擊破」的策略。
何況夏普對於鴻海來說,也是一個轉型的契機;從夏普的13名股東成員中,就可以嗅到郭台銘的佈局。
夏普的13名股東成員
取締役夏普員工水嶋繁光
高橋興三
長谷川祥典
榊原聡三菱東京UFJ銀行橋本仁宏みずほ銀行橋本明博経産省半田力弁護士伊藤ゆみ子社外取締役元伊藤忠商事副社長加藤誠帝人会長大八木成男元検事北田幹直JIS会長住田昌弘JIS社長齋藤進一
從組織架構裡頭可以看到,撇開四名夏普本身的員工不論,最主要會影響決定的就是「三菱東京UFJ」和「みずほ」這兩家銀行,而這兩家銀行也各彈各的調。
其中三菱東京UFJ銀行由於自己一開始就提倡「日本國內的液晶事業要重新整編」,所以雖然對於日本官方和民間共同組成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要求銀行團「放棄優先債權」這件事情面有難色,但仍然還是配合實行。
但另一方面,みずほ銀行就不一樣了;畢竟這家銀行跟鴻海已經往來十年以上、也希望將來跟鴻海的合作可以更上一層,所以這也讓「(併購資金)購買銀行團擁有的優先債權」主張佔了優勢。
由於目前日本銀行團的主管機關是財務省、但INCJ的主管機關卻是經濟產業省,所以這就讓郭台銘有了可乘之機:鴻海利用日本內閣閣員的內部矛盾,提出了金額高達7,000億日圓的援助案,來打亂併購對手INCJ的陣腳。
另外,由於INCJ主張解散現有的夏普經營團隊,但據說郭台銘曾以「永遠的好朋友」稱之的高橋興三社長以下主管根本就不想離開,所以目前的團隊也成了鴻海的助攻力量。
[caption id=”attachment_48401"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
鴻海收購夏普案的各方角力關係。來源:東洋經濟Online[/caption]
不確定的因素
然而,鴻海也不是全然佔盡優勢。因為對於之前鴻海曾經答應增資又取消,夏普內部早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加上併購之後鴻海究竟會讓夏普員工全員留任、還是只留四十歲以下的員工,也是讓夏普員工一直很質疑的問題。
此外,由於日本人認為鴻海無論在消費性產品、以及廣告宣傳操作都還只是「初級生」程度,所以對於夏普被收入鴻海旗下之後,是否就能夠絕地逢生,心裡還是有點忐忑不安。
郭董之野望
從郭台銘去年三月親筆在白板上寫的幾點,更可以明白看出他對夏普的野心:
- 從不同角度的立場給他們經營建議。
- 如果我們投資進去本社,我們會給經營團隊要想辦法一定要賺錢的壓力,PUSH他們改變。
- 對於經營不善的事業部門,要轉型或改變商業模式。
- 協助他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協助他們開拓新的市場。
[caption id=”attachment_48400"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
來源:日本《週刊東洋經濟》(2016年2月27日出版)[/caption]
不只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郭台銘也寫下了這兩句話:「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理由」;鴻海究竟能不能在2月29日畢其功於一役、日本人究竟會不會對新的商業模式信服,答案也將會在那一天揭曉。